所謂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談的不是裝配式鋼結構,而是以鋼結構作為承重結構的裝配式建筑。眾所周知,鋼結構生來就是裝配式的,即便是局部的現場焊接,并不改變其構件工廠化制作的事實。所以,看待問題的出發點,應該著眼于構成整個建筑的部品部件的工廠預制化程度和現場安裝效率,而不僅僅是鋼結構,這是實現建筑工業化的根本所在。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在國內已不是新事物,尤其是近期國家政策層面暖風頻吹,各地相關政策陸續落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狀似乎是差別迥異:
一方面,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在公共建筑中應用廣泛,接受度高;
另一方面,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在市場巨大的住宅領域應用寥寥,舉步維艱。
從技術經濟層面看,問題究竟在哪,以下簡要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和分析。
進入“土木工程匯”平臺,了解更多施工技術信息,更有線下企業交流渠道和社群開通獲取更多行業信息。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標準缺乏,持這種觀點的似乎頗多,甚至導致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在緊急組織編制相關規范。
事實上,國內的鋼結構相關技術標準(包括設計與施工、驗收等)并不缺乏,并且在鋼結構公共建筑的推廣中功不可沒。而對于住宅鋼結構,存在兩類典型情況:一是,結構規范不支持更好實現某些住宅建筑設計的構想和要求;二是,部分公司自己研發的專有結構體系與現有規范沖突,需要特別論證。這些情況存在,但并不是制約的決定性因素。同時,這些問題也將在近期的標準編制和修訂中逐步解決。
沈陽鋼結構建筑實現功能的建筑圍護、內裝和機電部品,基本上也都有相關的產品標準、檢測標準和應用技術標準等。新引進和開發的部品,也在逐步編制相關標準。但是,裝配式鋼結構的部品部件質量驗收,很大部分將涉及工廠生產的產品監管,如何實施,在目前的規范層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